已好幾年沒溜過冰的我, 最近幫孩子買了溜冰鞋, 幾天前一起到公園溜冰, 然而看到一群的小孩正在溜冰場裡玩球, 他們玩球的方式與其他孩子不太一樣, 他們並不是把球傳來傳去, 而是把球往地上丟讓球垂直彈跳, 他們的媽媽們在旁聊天, 似乎一點也不感覺他們的孩子影響了他人 , 球垂直彈跳很容易撞到他人, 更何況那裏是溜冰場, 這些小孩都比我的孩子大很多, 我不懂他們為何不懂這影響了他人, 當然我也大膽臆測那是先前孩子的那個教育體系 (華德福) 裡的孩子.
與他人不同的玩法可激發想像力, 但想像力無法落實只是無聊的玩垂直彈跳球的遊戲, 且影響他人, 到最後我們培養出的是只懂破壞力的小孩 .
首先談談球裡的科學, 蘋果 (或球的掉落) 的掉落與衛星繞個地球轉是同一件事, 如何讓小孩觀察到這一點, 球的初始動量大於逃脫速度就可以讓球繞著地球轉, 如果我是老師, 我會希望小孩去計算用多少燃料可讓球逃脫, 讓球繞著地球轉, 而不是讓小孩只懂用蠻力讓球垂直彈跳當一件有趣的事, 想像力是推動科學文明發展的重要因素, 我曾與一些支持華德福的媽媽們論戰過, 為什麼華德福體系是很難培養出科學家, 首先不把小汽車當小汽車玩, 而把小汽車化成積木, 或用積木組成小汽車, 不然只把小汽車當小汽車就是被玩具玩, 這是華德福媽媽們的論調, 然而以做科學的態度而言, 把小汽車當小汽車玩, 理解的是摩擦力, 慣性, 力學機制, 而不把球當成球在玩, 而把球垂直彈跳, 不進一步探討背後理論只停留在現象學的論述, 當然科學實力有限, 球類科學裡有的是空氣動力學, 空氣阻力, 浮力, 上旋球 ( topspin), 下旋球 (backspin), Magnus Effect 等等, 這些都是正常狀態下把球當成球在玩才能認知的.
![]() |
St. John’s college, High table, Cambridge |
人因夢想而偉大, 牛頓難道只是被蘋果砸到頭才理解到重力的嗎? 人類為何能上太空? 想像力不單只是大人給予玩樂的自由能培養出來的, 沒有對世界的邏輯能力, 繪畫的描述能力, 對自然的觀察能力是無法培養想像力的, 想像力並不是幻想, 而是能夠落實於現實生活的東西.
如果孩子理論很好, 自然可以用理論驗證與預測科學結果, 總之, 之後要請另一半在書苑開課學示範課了, 首先, 我強烈要求分成兩種, 一基礎科學實驗示範, 年齡只要三四年級以上就可報名, 二進階科學實驗示範, 我希望能以有效方式挑選學生上課, 因為除實驗示範外, 希望理論基礎能程度以上, 我有興趣未來開小孩版的物理數學, 但目前我只教自己小孩, 總之, 未來書苑課程敬請期待.
![]() |
|||||
Cam river 旁的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