騎著腳踏車從外公家帶孩子回家, 一路上孩子哼著英文歌, 路上的空氣依舊仍有著鄉下獨特的味道, 雖然農田已漸漸被豪宅與大廈所取代 , 但 我仍舊享受這般新鮮的空氣, 沿著旱溪的自行車步道, 迎面吹著涼風 , 孤獨的夜晚最適合靜靜的思考 , 人只能不斷的往前走 ,愛因斯坦說過 人生就像騎自行車, 你能做的就是保持自我平衡好不斷的往前走 , 人生的目的往哪裡去呢? 騎著腳踏車 對自己感到一點迷惘, 我總愛做一些大人或別人覺得奇怪的事 , 往往面對質疑也讓我覺得有點煩.
我想起大三時跟我家酷鳥一起到視聽中心看心之谷 (http://www.amazon.com/Whisper-Heart-Yoshifumi-Kondo/dp/B000CDGVOO ), 那是我第一次看心之谷, 裡面的女主角似乎不如男主角那麼知道自己將來要做什麼, 男主角早已認定去義大利學做小提琴是他的第一志向, 對照當時的酷鳥與我 正是相反的情況 , 我早就認定自己要出國念書做研究, 而酷鳥還在考慮要去幫助別人, 要從事音樂工作等等, 回想起來事情總會有些變化, 因為人生必須隨時隨地取的平衡.
旱溪的河水會流到哪裡去呢? 小時候我總想著如果我一直挖, 一直挖, 我會挖一個隧道穿到地球的另一邊, 也許是另一個世界也說不定, 我想著我的思考比我更早上了外太空, 我思考我看到月亮的存在而把我的思考放在月亮上了, 想像讓我到了我想到的任何地方, 想像讓我逃脫重力, 讓我自由的存在於宇宙之中, 世界總充滿著不確定性與想像, 只因為上天給人類自由, 享受自由的時候卻往往是痛苦的, 自由必須承載著自我的不確定性, 心之谷的女主角因不確定自己的志向而感到痛苦, 我們總為著自己要做什麼, 該承擔什麼, 會不會有太大風險, 而違背自己意願去挑選一條為自己最有利的最佳路徑, 結果是什麼? 一般人只在乎結果.
現在大家流行用什麼肥料懶惰的農夫就喜歡用, 這些種子還沒長大前遲早會被肥死. 對我而言在這片與雜草為伍的荒土上成為一顆蘋果樹並讓它變成蘋果園才具挑戰性 , 你擔心不平衡嗎? 頂多摔倒了再爬起來繼續騎罷了, 今天又再度帶孩子學溜冰, 很驕傲, 孩子越來越勇敢了, 也不再像以前那樣怕跌倒了, 不跌倒哪裡學得會? 不平衡態也是為了要達到平衡態, 抗爭也是為了達到和平與共識.
清明節來訪兩隻小小蝸牛, 雨季與豔陽交錯失序的季節, 漠視與抗爭編織了社會的大網, 不斷控訴著對與錯的區別, 把你我壟罩的這張大網沒有出口, 一隻愛承載重量愚蠢的蝸牛何時才能像蝴蝶一般優雅的逃脫這張大網?
http://js1.bloggerads.net/showbanner.aspx?blogid=20140402000001&charset=utf-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