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吳育慧博士 (時空研究書苑+時空研究學苑)

了解了一些對蔡英文總統學歷疑問後,我認為賀教授著實弄了一個天大的笑話,我絕不是在捍衛蔡英文,我捍衛的是學術的真理與制度,請不要以美國的標準在質疑英國,因為你們所質疑的已經不是蔡英文了,而是所有拿英國博士學位的人,甚至是英國學術單位對於學位的把關能力與公信力。

請賀教授,刮別人鬍子前要先把自己的鬍子刮乾淨,在完全不了解英國學位制度前,請不要用美國的標準在看全世界,這樣連基本制度都不先瞭解,先探究,先搞清楚定義,那麼如何帶領學生? 如何讓他們有獨立思辨的能力與精神? 聲稱英國LSE包庇學位前請妳先弄清楚英國的學位制度與學歷證書如何取得。否則這件事再繼續發展下去,我怕妳除了可能告不了蔡總統之外,也會變成國際笑話了。

以下我列出幾種沒拿到學位的狀況:

  1. Fail: Viva 過後口試委員認為連再給妳一次機會都不可以,那麼就是直接Fail 不能授予學位。
  2. 第二次Viva: 口試委員認為妳的東西不完整,但可以再給妳一次辯駁的機會,所以可以申請第二次口試。通常這個狀況一定也會要求論文major correction. 雖然看來狀況不好,但可以有第二次口試的機會,直接在Viva 上通過那麼論文頂多是小修。
  3. Major correction: 口試委員認定妳的論文需要大量修改,不能馬上給妳博士學位,但不需要第二次口試,這種情況下必須等論文完全修好才能授予學位,這種狀況以定義上來說在沒跟自己supervisor 確認好妳的論文狀況前,不可能獲得學位。雖然這個狀況看來似乎比第二次viva好,但通常伴隨的是花一兩年的時間修論文,這真的很痛苦。而且不能馬上掛上Dr. 的頭銜。論文沒修好之前不可能掛Dr頭銜。這個狀況其實不好,因為沒有辦法在Viva上對口試委員證明妳有直接拿PhD的能力。

首先,在英國thesis viva 過了就是拿到 Dr 了,縱使你是 minor correction 也是拿到 PhD,以無罪推斷,我猜測應該是 minor correction,但論文因故一直沒補送,沒有送論文是不會有證書的,但如果蔡英文是指導老師過世後才補送應該會發生問題,送 thesis binding 一定是supervisor去送, 有可能其實她有補送thesis,但老師過世所以 thesis binding 因此發生問題,因此一直無法處理。在英國妳最後論文的定稿是要經過supervisor 同意修改後才能送的,如果supervisor 過世,那麼可能是advisor 會接手。 在英國,指導老師的英文是 supervisor 而不是 advisor,會說 advisor 的是美式的說法。 Thesis binding 如果發生問題,論文紙本也會因此一直沒有典藏在圖書館。 我自己就是老師幫我送的,沒有送thesis 照理說進不了索引系統,我想可能那時2015選舉時她才補送論文,她請校方處理她的thesis binding與索引系統,不過如果要以這個來說LSE包庇,那麼賀德芬可能會讓她自己成為國際笑話了,因為有可能的是2015校方一直沒處理好蔡英文的thesis binding,並不是蔡英文沒有送thesis,而因為已通過口試已拿到Dr 資格,thesis 也已經補送,所以校方於2015 補發證書給蔡英文,但紙本論文binding 可能是最近校方才處理好。我猜測LSE校方應該是2019左右才處理好她早已送出的論文交給圖書館典藏。

王志宏博士的論文

再強調一次,在英國對於博士學位的認定是看你有沒有在viva 上直接拿到委員們的口頭認可,不是看你的任何紙本證明文件,因為學歷只是一張紙,那張紙是後來的,不能用來說明你有沒有拿到學位,唯有口試viva 時有通過才算直接拿到學位。如果蔡英文要告妳1984時她沒有拿到學位,這點上絕對是會贏的。因為英國只認那一年 viva有沒有通過。

Viva 沒有通過是很慘的,所以蔡英文不可能是Major correction 的狀況,因為如果你viva 後是 major correction,是不可以馬上被稱呼為Dr 的,這個狀況必須等你整個論文修好,才算獲得學歷。PS. 所以這種狀況得到博士學位的會有比較多的質疑,在英國只要別人稱呼妳博士,那代表妳一定就是有博士學歷,妳一定有通過viva。有人說 LSE 這個網頁是非官方,我個人認為十分可笑。在英國沒通過viva的人是絕不敢在英國稱她為博士的。因為妳當年有沒有拿到學位,妳周遭的人一定知道,總使是閉門viva,但這一點絕不可能造假,反而如果英國那邊不稱呼她為博士,但回來台灣卻稱自己為某名校博士,那麼妳就要懷疑她有學歷造假的可能。因為有可能入了學但無法畢業。 http://www.lse.ac.uk/fang-test/TaiwanProgramme/Statements/Congratulations-to-Dr-Tsai-Ing-wen.aspx?fbclid=IwAR3vc_Hu3zIzNN3YVpkj4DZLen1a3nHXyEGVJZKF6kzwnFHReDbx4IJwbs0

另,請賀教授既然是學法律的,請妳注意用字遣詞,”拿到學位”與”拿到學位證書”,是兩件事,在英國的確是有人有學位但沒有證書的,但一般人不會那麼帥氣不拿證書,只要viva通過委員們出來跟妳握手恭喜妳,那麼妳就是算拿到學位了。至於證書,那是行政的程序,那是一張紙,但不能用來說明蔡英文在1984時沒有拿到學位,由於妳的用詞不精確基本上她要告妳絕對是會成立的。建議這樣的情況可以想辦法跟蔡英文和解。

再來幾點英國博士與美國博士的不同,在英國,如果妳是以美國那種發SCI論文的態度在做博士,那麼有極大的可能妳會被Fail,在英國,要求的是完整的論文,如果你沒有做出完整論文的能力,縱使妳拿一堆SCI、SSCI 論文也不一定可以通過 Viva。

另一點英國的PhD 只認論文而不認你發表的文章,所以不能把發表過的文章集合起來寫成PhD 論文,這樣被fail 的機會很大。PhD 論文要闡述的是一個有自我觀念且完整的東西。跟別人不斷合發paper 是不會比較快拿到學位的。

所以其實我還蠻自豪英國出來的 defense 能力都算是蠻強的。補充一點,在英國我們絕對不像美國博士,我們絕對不隨便搞掛名。英國的博士學位培養的是獨立思考的個體而非遊走人際關係,但本身思辨能力薄弱的博士。 英國銀行 bank statement 認的是你的地址,不可能有亂七八糟的人頭公司或研究機構掛名,這點跟台灣完全不同。 在英國絕對不搞隨便同一個地址但亂掛名,這點從我們對論文的態度就可以看的出來。 

另外,2015補發時上面的簽名是那時的Vice Chancellor 而不會是 1984 那一年的 Vice Chancellor。在英國是非常注重簽名的,如果你是2015時申請補發,那決不可能簽上1984那一年的 Vice Chancellor名字,如果補發的文件是簽上當年 1984的Vice Chancellor,那麼我會合理懷疑那是偽造的文件。 哪一年補發的就是哪一年主管簽名,絕不可能跟之前的一模一樣。而由於是1984 通過 viva,所以日期是1984而非2015。

要先弄清楚的是如果LSE如果沒有認定蔡英文有通過口試 (thesis viva),那麼是不可能出現在圖書館索引系統的,至於2019 的那本紙本論文,有可能是最近校方才處理好蔡英文的thesis binding,而不是蔡英文沒有送。如果蔡英文沒有通過口試,thesis是不會出現在圖書館的,英國的thesis binding 封面顏色燙金等本來就可以自己選好吧! 沒有哪一年一定是什麼顏色,這一點問王志宏最清楚,因為那時他老師急著幫他申請工作簽證,所以一切程序是他指導老師Robin Tucker跟他一起跑的。

王博士也可以說是兩年就拿到博士學歷 ,他博士修業是三年,只是第一年結束後因為原來的指導老師跳槽到Aberdeen University,所以換了一個指導老師。提論文write up到viva只花了兩年,今年回英國找Robin,他的指導老師是屬於妳平常跟他說話都需要時時刻刻都要帶腦的人,是非常嚴厲、批判能力非常強的指導老師,這種個性跟王博士的確很合。PS 王博士當年論文修改是在口試後一個小時內完成,這點我非常的忌妒他,所以他是口試當天就送論文,修改一些文法錯誤就送出,幾乎可以說是 no correction。我們南安普敦也有no correction 的,這種論文幾乎都是當天送出。

今年回英國時順便跟王志宏博士一起拜訪他的指導老師Robin Tucker

而我自己有我自己博士論文的電子檔,但我自己根本沒看過我自己binding 後的thesis,因為我是老師幫我送的,我自己根本沒有跑過binding的流程,證書是我老師幫我送出論文不久後寄給我的。(附註一下) 我自己是在viva 上直接拿到 Dr. ,我口試結果是minor correction。我老師在我回台灣前,有特地交代我要盡快修文論文給她,不然我會有學位但沒證書。為了拿到那張紙,我雖擺爛了一下但還是盡快繳出。所以如果你不是在 viva 上拿到Dr. 而是 major correction,那麼是要論文修到好才能拿到學位的。一般我們都會希望狀況差的情況下,第二次viva會比major correction 來的好。 要批判別人前,先把這些搞懂,我們viva是閉門會議,除候選人、校外口試委員、校內口試委員,不可以有任何人在場,有些可以要求者指導老師在場,但她不能出聲音,全程錄音,這些學校當然都是有證據的。如果妳要質疑這些,那麼妳就是在質疑整個英國學術界了! 這真是一個天大的笑話!

另外,我附上手邊王志宏博士的PhD thesis 封面,英國的博士論文是不用指導老師或口試委員簽名的,也不需要圖書館格式審查請美國派的不要搞錯了! 至於論文封面顏色等是他自己選的。 論文是我們自己做出來的東西,我們對我們自己所寫的文章負責,而不是指導老師、口試委員來幫妳背書與負責,指導老師或委員不會幫妳share 這個責任。也因為這樣才能確保出來的博士有獨立思考、獨立研究的能力,實際上在英國被Fail 的很多,請勿汙衊眾多拿英國學歷的博士。

論文不需要指導老師或委員簽名,因為那是我們自己做出來的東西,我們對我們自己所寫的文章負責,而不是指導老師、口試委員來幫妳背書與負責,實際上在英國被Fail 的很多,請勿汙衊眾多拿英國學歷的博士。

另外我附上我在我個人FB的原始討論與建議作法。但如果代表處認證結果是有拿到學位,而妳認為倫敦台北代表辦事處有包庇蔡英文學位的嫌疑,那麼妳所對上的是整個外交人員的誠信與英國學界的公信力。變成國際笑話的時候,我相信不是只有蔡英文會告妳,而是包括英國的眾多學校都會告妳毀謗。

一樣是在英國拿學歷,這幾點一定要注意與澄清。

1984年那個年代,以學士、碩士學歷拿到教職並不讓人意外。那個年代教職本來就不要求一定要博士學歷。重點不在於妳拿得出英文的博士學位證書,因為仿造的本來就很多。假學歷很多無誤。有辦法入學沒辦法畢業的人本來就很多。

重點在於妳是否有透過倫敦的台北代表處進行學位認證,所謂的學位認證就是你要將你的證書翻譯還要有公證人背書,而台北代表辦事處會向學校求證妳是否已拿到學位,進行確認之後台北代表辦事處會在中文的那份上面做認證,目前學界都是這樣認定妳有沒有拿到海外博士學位。所以如果要到英國拿學位,最好人在英國時就要做學位認證,不要等到回台灣再做。

在英國,如果妳的論文是 Major corrections, 那代表妳可能要再花一兩年修改,而後再面試一次。我周遭有些台灣朋友直接Fail 或大修的都有,也有花了好幾年在改論文的。也有朋友拿教育部公費留學獎學金,最後仍是拿不到學位。

在英國 defense 真的是壓力很大的,而且不像在台灣指導老師可以發言,指導老師縱使在場也完全不能發言,全程需要錄音。所有口試委員的問題都需要一一答辯。我記得我口試時花了四五個小時,中間沒有任何休息,只能喝水,不能吃東西。口試委員也是一樣沒有任何休息。

口試完,老師會先請妳離開,決議他們要不要給妳這個學位。

如果是minor 或不用修改,代表妳拿到學位,小修的話,修完指導老師同意送出論文後就可以拿到證書。通常要非常outstanding 才能論文完全不用修改。所以在英國沒有論文而能拿到學位證書是不可能的。縱使你是minor correction,也一定要送出論文才有學位證書。

我覺得要自清的話把英文的博士證書翻成中文一併送到台北代表辦事處去做認證是最好的自清方式。

Ps. 我把一些地方「學位」改成「學位證書」

基本上口試完成的當下,口試委員恭喜你拿到博士,那麼,妳就是博士了。但如果妳要拿到那張紙,妳一定必須把論文送出。

https://tw.mobi.yahoo.com/h…/英學位證書有鋼印就是真學者別傻了-014645559.html

蘭卡大學校園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