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遇到老師的另一名學生與這位學生的媽媽,這孩子立志要走音樂,音樂班術科第一名。老師的媽媽說:「我本來也是跟他說,音樂的投資報酬率很低,可以看看要不要去考醫學院之類的。但這個小孩堅持要走音樂。」說真的,我自己是屬於很尊重孩子興趣的家長,覺得這位媽媽可以支持自己孩子的興趣走音樂真的很棒,我真的不認為學音樂會餓死。非常欣賞老師的媽媽開明的態度,音樂這條路父母的確付出很多金錢,但老師的媽媽卻從來不會因投資報酬率而嫌棄自己孩子賺多賺少,孩子不是商品,她將來能有怎樣的成就你又怎麼知道? 老師的媽媽總是說:「能夠好好生活,吃得健康,有錢可以賺,快快樂樂的就很好了。」不給孩子太多壓力、卻給孩子滿滿的支持,我覺得這樣的態度真的值得我們學習。 

其實我很佩服在台灣這麼崩壞的音樂教育下仍有孩子想走音樂,也仍有家長願意支持自己孩子的興趣,也許他會是下個曾宇謙。教育的投資報酬率是什麼?在妳用數字來量化與上下衡量之前,先問問孩子對這項學門有興趣嗎? 孩子願意做好基本功並增進自己能力嗎? 先問問能好好督促孩子做好他該做的練習嗎?憑甚麼你認為天才就是所謂不必念書? 憑甚麼你認為天才不必花時間練習?

其實天才之所以為天才在於他們比一般人更願意花時間在你認為枯燥無聊或者你認為理所當然的事物上。

小學生的數學習題並不會比大學生的計算題來的容易,平日不培養孩子數理的興趣並督促他們從事科學的耐心,到了國高中卻變得小時了了大未必佳,這是為甚麼呢? 其實我一直認為超前學習是可以的,但超前學習必須有方法,絕不可揠苗助長或破壞孩子對於數理的興趣,一個喪失興趣與熱誠的孩子,到了國高中還有能力持續面對現實的衝擊嗎? 好好地把一個題目與觀念弄懂勝於讓孩子大量解難題。啟發觀念與培養態度一直是我們公司課程的核心目標,其實開發小學生的課程真的遠比教大學生來的困難多了,我還蠻喜歡王博士說過的一句話 「所有的現象都來自相同的原理」,同樣一個現象,小學生、國中生、高中生、大學生來看都有一樣的原理可以解釋,而差別在於方法不同,大學生用微分方程去計算,高中生用幾何與代數,而小學生當然也可以去看這些大學生的問題,但用的是思辨、用的是邏輯語句、比較大小,寫下自己對於現象的觀察與理解。 而數學是科學的基礎,平日就該培養與鍛鍊數學與邏輯思辯, 這些東西等他們大了觀念仍在腦袋中,從小就花時間在思考問題的小孩當然比只會填鴨式解題不講觀念的孩子來的強。

拉回教育的投資報酬率這個問題上面,先思考清楚的一點是,你要讓孩子成為甚麼樣的人? 甘地說過一句話「找到你的目的,然後方法就會隨之而來。」 我從不認為孩子賺錢養活自己很困難,不靠知識當然也可以賺到錢,你想想看那些台成清交畢業的會比郭台銘賺得多嗎? 你想想看那些劍橋、牛津文學系畢業的會來的比羅琳賺得多嗎? 既然這樣教育的目的是什麼? 當然不能隨便用金錢多或少來任意衡量,未來要讓孩子利用知識靠頭腦賺錢養活自己或利用專業技術養活自己卻是越來越困難。 老師教導的東西不該只是停留在知識的填鴨上,創意不該是淺薄的空洞的,無法整合的。而是要在創意上去發想與實踐。

思考一下科學想想所探討的白天看的到的月亮是上弦月還是下弦月? Photo by YHW@阿里山

感謝咱們執行長王志宏博士指導下學生申請到美國名校電機系。而且是 Early action,而另一位學生也申請到英國的大學,我們的時空向來是物以類聚,的確,我本人是非常不看好台灣高等教育的,台灣的高等教育是個由你玩四年的舒適圈,而學者也停留在衝點數、衝升等,對於重要的研究一副無所謂的姿態,大學生們不知道自己的未來在哪裡。在我大學的時侯,許多老師都是有能力自己寫書給學生,如王九逵老師是我大學時的幾何學老師,他也是公認的數學天才,才二十初頭就拿到了史丹佛數學博士學位,而他的妻子柯惠美教授是我大學時的微積分老師,我大學時的一些教科書不是用國外原文書,而是老師自己寫的中英文教材。在一個出版的市場裡,學者不寫書,出版社只能墊高成本引進原文書籍,沒有上游的知識源頭,怎麼可能有中下游產業的豐收呢?

今年除了已完成的科學想想系列教材外,我們預計今年出版科幻小說”佛多與波特的奇幻冒險” 首部曲飛天獅子的秘密,敬請期待科學與創意的碰撞!

PS. 文章寫於2019/1/30 於 2021/6/16  部分修改。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